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技术动态 > 正文

关于人工湿地应用的相关报导

更新时间:2009-07-09 14:12 来源: 作者: 阅读:3254 网友评论0

人工湿地概念一经提出,就备受环保行业的关注,近年来,已经在不少地区的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

2008年6月10日:人工湿地“吃”污染物缓解北京水污染

当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漂浮在京城的湖泊与河流上时,请别以为这仅是添置景观所为。日前,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张忠国博士告诉记者,这些景观是一种可以“吃”污染物的人工湿地。

据张忠国介绍,人工湿地的主要功能分为三个方面:控制污染、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从技术构成上来说,人工湿地是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地面坡度的洼地里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再选择性地植入一些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作用来处理污水。这些植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选择芦苇、香蒲、美人蕉等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这样不仅实现了对污水的高效净化,还促进了绿色植物生长并提高其附加值(如美观、经济价值),实现废水的治理和再利用。

针对北京市水污染的治理,北科院开发出“污泥床一体化絮凝+潜流人工湿地”技术。这一创新性的组合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潜流湿地堵塞的难题,从而延长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北京要维持大量的水供应,不仅需要南水北调这样的补给工程,也需要充分挖掘内部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将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据张忠国介绍,自1990年在深圳白泥坑建成国内第一座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以来,我国已陆续建成多个人工湿地工程,如武汉三角湖、月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翠湖人工湿地等。近年内,人工湿地技术有望应用到北运河的治理上。北运河流经北京北部、东部地区,是北京最主要的排水河道,它的治理将对整个北京市的水供应产生重要影响。

2008年8月12日:南沙逾680万建人工湿地 化污水为清流

臭气熏天的生活污水,流经一片密集种植这类绿色植物的人工湿地,很快便可以净化为清流。记者昨天从广州市南沙区了解到,一年以来,其农村生活污水探索实施生化处理工程已初见成效。

原来污水四溢

地处广州最南端的南沙区大部分都是农村,辖内共有116条河涌,总长295公里。不少村民都选择在河涌的两岸建房居住,因村内无独立排污系统,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进河涌,部分区域甚至污水四溢,导致城乡环境和珠江水质受到严重破坏。

从2007年起,南沙在全区各镇街选择8条村庄,围绕着生态沟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试点。试点工程总投资超过680多万元,工程完工后直接惠及的3150户1万多名村民。河涌水质的改善不仅让两岸村民告别了以往那种污水乱排的日子,甚至还引来不少细佬仔前来玩水嬉戏。

如今清水环绕

如今,走进南沙区万顷沙镇红湖村可以看到,一湾浅浅的小沟从这个200户人家的小村中斜穿而过,并在村口小学东边不远处与村外的河涌合流,将整个村庄环抱起来。

村民告诉记者,这条小沟叫做生态沟,眼前比较清澈的水流是由村里的各种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净化而来的。村里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收集起来以后,首先被送到3个处理池处理,祛除污水中的臭味,然后再送入生态沟进行生物净化。

所谓生态沟是一条深约1米左右的水沟,两壁都用鹅卵石砌成,底部则依次铺设碎石、粗沙和细沙等,并在上面栽种菖蒲、黑麦草、大丽花、美人蕉等多种具有较强“清污”能力的绿色植物,形成一片人工湿地。这些艳丽的绿色植物以及人工湿地中自发形成的各种浮游生物与微生物,会将流经的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出来,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从而使水体本身达到净化效果。

两年全面铺开

南沙区政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目前8条村试点生态沟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区全面铺开生活污水集中生化处理工作,力争到2009年使辖内58条行政村,村村建成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设施。与此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扩大南沙街及黄阁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面,进一步完善全区的污水处理网络,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力争在今后两年内全面完成116条河涌的整治工作,基本做到清淤、无漂浮垃圾、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2008年10月16日:中科院成功驯化筛选湿地植物净化污水

10月16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任海研究员等人承担的科技专项--"用于生活污水净化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鉴定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标志着人工湿地植物可望成为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新生力量。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我国目前比较严重的水污问题,除污水处理厂外,我国还建设了大量人工湿地,但很多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易堵塞,植物种类较少,净化效果不好等现象。
 
为了突破这些制约瓶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等人探索利用全新的植物处理技术破解污水的治理难题。他们通过对广州周边天然湿地的调查,成功引种驯化筛选的薏苡、水鬼蕉、白姜花、黄苞蝎尾蕉、叠穗莎草等具景观效果和高效净化作用的植物组合,并配以相应的种植技术和基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专家鉴定认为,这种由驯化筛选植物构成的人工湿地受气候影响较小,且无恶臭,苍蝇蚊虫较少,在净化环境的同时,还可美化环境,具有较大的推广价植。据悉,该技术专利目前已受到国内外众多投资商的青睐。

2008年10月17日:北京13处人工湿地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10月15日,中德合作建设的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竣工,与此同时,作为官厅水库水质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湿地黑土洼湿地顺利通过验收。据悉,截至目前,京郊已建成人工湿地13处,实现了将湿地与雨洪利用、涵养水源相结合,达到了贮蓄雨洪、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官厅水库自建成运行以来,随着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库污染日益严重,1997年被迫退出了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作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官厅水库水质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大大提高官厅水库入水水质。据介绍,该湿地由潜流湿地和面流湿地两部分组成,湿地内种有香蒲、水葫芦、芦苇等,可吸附杂质、净化水质。经过湿地进入水库的水,经过植物过滤、净化等程序后,可达到三类饮用水水源水质。

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成的13处湿地包括延庆三里河湿地、昌平白各庄湿地、门头沟王平生态湿地等,这些湿地在恢复生态景区、污水处理、集蓄雨洪、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008年10月29日:山西有计划建立和恢复湿地及河床滩涂

山西省将有计划地建立和恢复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以及河床滩涂,促进山西省生态环境的改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改善水质方面有着惊人的功效。山西位于内陆腹地,湿地资源匮乏,湿地消亡和受损的现状也非常严重。据调查统计,全省湿地总面积为36.56万公顷,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5%。虽然湿地比例小,但是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汾河中下游河道管理站站长王宏图说,湿地、滩涂,对汾河水质的影响非常大。
 
王宏图说,搞湿地的建设,改变环境,改变部分水质,湿地称作地球的肾,森林称作地球的肺,湿地对于处理污水、污水的净化,特别是氨氮,生活的污水,作用很高。在北方地区,像沈阳和北京都搞过类似的试验,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面对山西省的湿地现状,省政府已决定对湿地进行保护,预计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将使山西省级重要湿地达到40个,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110个,6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而长治太行湿地公园、太原湿地公园等人工湿地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据了解,山西省还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情况进行检查,依法制止和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并加大对汾河、桑干河、涑水河等九大河流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2008年11月10日:海南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项目启动

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推进海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近日安排325.1万元,用于文昌市锦山镇等8个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试点项目建设,目的是逐步推广切合海南实际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

据了解,以上8个项目涉及文昌市锦山镇、五指山市南圣镇、定安县龙湖镇、临高县南宝镇、澄迈县福山镇、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和金波农场以及屯昌县枫木镇。拟建设湿地面积720平方米至4000平方米不等,日处理污水300立方米至1500立方米不等。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
 
据了解,此前,文昌市文教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已试验成功,并通过了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验收。环保部门检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工程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分别是:化学需氧量81.6%、生化需氧量85.5%、氨氮65.8%、悬浮物98.8%、总磷90.1%。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变清澈了,可达标排放。
 
文教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占地1200平方米,投资近38万元,日处理生活污水500立方米。工程采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该技术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可达一级污水排放标准,每吨污水处理费用不到0.1元。而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吨水处理费用是此费用的6倍以上。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说,人工湿地是一种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建设投资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人工在不同材质、不同粒径配比的基质填料上种植特定的净水植物,形成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使植物根区及根网带形成富氧区,促使床体内微生物大量繁殖,通过微生物活动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吸附及分泌物的杀菌等作用,使污水得以净化。

2008年11月11日:江苏泰州首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池开建

江苏泰州市首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池4日在靖江市季市镇利民村开工建设。该污水处理池设计日处理量72吨,预计12月中旬投入运行。

利民村共有98户居民,人口328人。村民住房沿当地两条小河依次排列。当地村民每天排放的污水30吨左右,节假日等高峰时段,日排污水60多吨。村里其他水面都有人承包养殖,但民居旁的两条小河因受到村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至今无人问津。

村支书张明琦介绍说,村里早就想对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了,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既省钱效果又好的办法。“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不仅要投资大几十万元,而且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高,村里根本无法承担。”

2008年8月,利民村通过网络公开招标污水处理设计方案。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繁荣设计的利用人工湿地方法处理污水的方案中标。按照方案,工程总投资仅32万元左右。“关键是今后的管理费用低,每年仅仅需要支付2000元左右的电费。”张明琦说。
 
据悉,该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分为地下管道和人工湿地两部分。污水处理池距离村民居住区平均距离为500米,管道成本较低。通过管道将污水集中收集后,再送入人工湿地处理。人工湿地占地不到半亩,相当于一座2.8米深的净化池,净化池包括厌氧处理层、碎石层、砾石层、特殊填料层等8层渗透、过滤、净化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在污水处理池的施工现场,陈繁荣告诉记者,生态湿地法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原理是模拟湿地环境,使富营养化的污水流过人工湿地时,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吸收掉,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从建设投入成本看,人工湿地资金投入少,建成后在日常运用过程中,只需做管道维护,可谓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不会给村里和群众增加额外负担。从美化环境方面看,人工湿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构成新的景观。工程建成后,利民村将形成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集中处理的生态处理系统,彻底解决河水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江苏省建设厅村庄建设整治专家库成员唐和才说,从生物净化原理看,人工湿地法是一项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后,既解决了农村污水带来的脏、乱、差问题,也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源短缺。“利民村的办法值得推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关于人工湿地应用的相关报导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