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百姓进入环保新生活
CNG发展给重庆带来四大实惠:重庆的天更蓝了;市民享受到全国同类城市中最低票价;形成了CNG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重庆科委今年6月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重庆CNG汽车已达4.3万辆,建成并投运的CNG站66座,CNG汽车及相关产品研发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92%的公交车和97%的出租车使用CNG燃料,使其营运成本大大降低,重庆市在全国大城市中保持了同类公交、出租车票价最低,为市民出行节约了大量交通费用。
对于出租车司机郭伟来讲,感受更为直接,“过去用气就比用油省一半多,现在油价涨了,能省将近2/3。”
CNG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长安集团、重庆宇通等天然气汽车整装生产企业、改装厂和维修厂之类相关企业就有1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重庆还拥有全国燃气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实力居全国之首。重庆形成了涵盖整车(轿车、客车、货车)、发动机、零部件、CNG气瓶及加气站用压缩机、售气机等天然气汽车产业所有领域的产业链,成为国内天然气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亚洲最大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基地。
同时,CNG为重庆带来环保效益和能源替代效益。重庆市CNG汽车年可削减排放污染物约10余万吨,重庆二级以上天气质量的天数逐年增加。今年前7个月,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82天,同比增加12天。CNG汽车年实际消耗CNG总量3.4亿立方米,替代燃油约22万吨,节约燃料费11.2亿元以上。
农民生活悄然改变
天然气的到来,悄然改变了重庆农民的生活。对此,搬进新房不久的小封颇有感触。自从用上管道天然气以后,封妈妈告别了“上山背柴火,烟子满屋窜”的生活,而他也可以得意地告诉新娘:“你的手脸再也不黑熏熏的了。”
重庆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是否用上天然气作为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据重庆渝北区茨竹竹园路农民集资房建筑商负责人邱兴明介绍,这里将住进3500多名茨竹、放牛坪、点灯村、大面等村的农民,700套新居户户通了天然气。农民最开心的就是用上了天然气,家里干干净净,不用到处堆柴。
重庆北碚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迁建农民就地市民化,集中安置120户农民入住,实现六通。而排在六通第一位的就是天然气。8月7日,记者走进一家农户,附近工地上的农民工正围在一起吃午饭。“你们也用天然气?”“用哟,天然气火大,炒起菜安逸。想不到呀!”做饭师傅话语间带着幸福。
据重庆凯源北新分公司工作人员鲁中养介绍,茨竹离天然气管线仅3公里,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相邻的木耳、石鞋、沙坪、王家、石船等乡镇就有6793户用上了天然气。依托天然气作能源,两家乡镇企业及农民自办的摩托车配件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7家小型厂用上了天然气。
经济环保双效益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使用天然气的经济效益似乎更加明显。
重庆万盛区原是南桐矿务局所在地,有“煤城”之称。2002年,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管网,将天然气送进万盛和南川,使万盛这座“煤城”变了样。
万盛环福楼酒店是万盛第一家用上天然气的商业用户。老板王良信说起天然气的好处,滔滔不绝。“改煤油为天然气,满屋子没得烟子,灶具和桌子干净,厨师要用多大的火就用多大,火力足,炒出来的菜好吃。过去用煤油,顾客总反映菜里有股煤油味。”王老板还细算了一笔账:“一个月烧煤油要用四五千元,改用天然气后,只用2000多元,最少的时候可省1/3。”现在,王老板重新装修了酒楼,月营业额从过去六七万元增至二三十万元。
短短的近6年时间,万盛区的民用、商业、集体、锅炉等用户同步发展到1万多户,不仅“煤城”的天变蓝了,而且餐饮业的崛起与旅游业形成了一条龙发展。
天然气也成为重庆招商引资的卖点,上海依维柯、娃哈哈等大企业落户重庆。随着中国石油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十一五”期间,重庆气矿稳产70亿立方米,到2010年西南油气田建成3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将为重庆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