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三湖流域污染防治 辽污水7成处理
近日,辽宁省37座污水处理厂集中进水试运行。至此,辽宁省日污水处理率达到67%。
“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跨世纪的环保工程。从2006年起,温家宝总理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
3年过去,“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卫星图谱上可以看到,近年辽宁省境内沈阳康平卧龙湖湿地、盘锦市湿地的面积在逐年扩大。
近日,记者随“全国生态文明记者行”活动来到辽宁,并采访了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秉杰,就辽河治理经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企业报》:请您谈一下辽河治理的现状。辽河治理存在哪些历史、现实困难?
王秉杰:辽河与一般河流相比,季节性特点突出,12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大多河段断流,大部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辽河。其中约40%为工业污水,60%是生活污水。2008年以前,辽河是处于重度污染,全河段COD(化学需氧量)超五类,被称为“排污沟”。九五、十五期间曾有长达10年的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辽河水质没有明显变化,仅是将不断恶化的趋势抑制。国务院十一五对辽河的治理目标是COD达到五类水以下,辽宁省的目标是3年COD达到国家治理目标,5年实现辽河城市段景观化建设。
辽宁省是老重化工基地,经济结构调整艰巨。辽河流经老工业基地区域,水生态改变是较困难的。又由于辽河有着季节河的弊端,如果要保证全年生态水的标准,只执行国家的标准是不能达到的,辽宁省制定出了严格于国家几倍的标准。
《中国企业报》:为改善辽河水,辽宁省企业方面都做了哪些改进?
王秉杰:辽河中50%的COD排放来源于造纸企业,我们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对辽宁省工业GDP的贡献率仅为0.4%。依据“治污先治厂,治厂先治造纸厂”的方针,去年辽宁省关闭了417家造纸厂,其中省级的大型造纸企业就有8家。另外,整治了67家印染企业。基本扭转了辽河水恶化的趋势。从去年5月开始,辽河全河段普遍好转,排放物浓度整体下降了20%,有的河段下降了80%。在人们印象中,辽河水里是没有鱼的,而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鱼。
辽宁省今明两年计划兴建99座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这个数量是以往12年总量。以此使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辽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达到60%以上(其中重点城市要75%以上,县级处理在60%以上,目前县级污水90%没有处理)。6月底,已经有37家投入运行,使辽宁省城市污水的处理率达到67%,县级达到82%;第二阶段65座污水处理厂建立之后,辽宁省城市中水回用将达到一级A的标准,县级最低达到一级B,但COD达到一级A。
我们探索了八大城市联席会议制度、红黄警戒线制度、生态补偿制等制度对辽河流域实施全面监控。今年1—6月辽河全流域没有超五类水质,四五月份氨氮已经达标,治理效果超出我们的预想,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中国企业报》:站在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角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怎样的?生态治理如何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相适应?
王秉杰:目前我们已经在一些城市试点,比如,我们与抚顺签订了5年的发展战略协议,大体想法是老企业升级改造,新的抚钢从老区搬走,实行新的设备、技术,体现循环经济的特点,另外抚顺新上的炼油、乙烯项目的布局也体现现代新兴工业的路子。再如辽阳,2007年之前这里的民营小轧钢企业、小煤炉众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通过试点,这两年砍掉了一大批产能落后的工业园,建立3—5千吨的新型环保水泥项目,刚开始时辽阳市财政减少了1个亿,但是现在也开始慢慢增收。再比如朝阳,该城市污水处理基本上做到了可以再生水利用。
在新项目审批上,应将“清洁生产”作为前提条件。辽宁省从前是以冶金、化工为主导,现在向装备制造业为主导转型;从前以火电为主要能源,现在向清洁能源倾斜。今年风电有400万千瓦上马,已经批下来的是200万千瓦。为了鼓励负担重的老企业重视环保,我们采取一定的资金扶持,而新企业上马必须全部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否则不予以审批。每年我们对任务重的老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支持投入超过5亿元。2006年辽宁省政府出资1.5亿元用于辽河的治理资金,其中省财政6000万元,环保厅5000万元,再加上各市的周转资金,总额超过2亿元。通过加大治理,帮助企业上设施,使得企业排污费得到消减,对企业自身也是有效益的。另外,辽宁省在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环境风险保险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于达到要求的企业在银行信用方面给以支持,达不到的则会受到控制,以约束企业行为。环境风险保险在大连等城市已经试点,企业之间共同承担风险,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这代表以后的方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