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节能环保产业期待破土
9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布了461家全国首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我省10家节能服务公司进入“国家队”。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产业首当其冲入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业种种利好之下,10家入选“国家队”的四川节能服务公司,如何“破土而出”?
走出去:省外市场成目标
首批进入“国家队”的10家节能服务公司,除了获得中央财政补贴外,还将获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格。
“做强川内市场的同时,眼光应当放到全国范围。”入选的帝澳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毅智说,获得在全国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格后,如何扩大公司规模,逐步“走出去”是公司当前的主要规划。
蒲毅智透露,9月公司前往山西考察,意欲设立办事处。在此之前,公司已在甘肃、西安等地设立办事处。“在能耗大省设立办事处,寻求更广的发展空间。”
同样想“走出去”的还有成都点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有两个省外项目正在跟进。”公司副总经理石健介绍,公司将先为外省企业进行节能服务,再根据情况设立分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30%至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有望高达4000亿元。
“初步估算,四川的节能服务业市场潜力至少在百亿以上。”省发展改革委节能减排处副处长刘君信说,随着未来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节能服务业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川内市场可观,川外更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引进来:“他山之石”不可缺
四川极度电控系统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进入备案名单的企业之一,从2007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至今,已经对4家大型工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我们正在建立更完善的营销网络,人才是核心。”董事长黄中军说,为了吸引高端的营销人才,公司已经与北京的咨询公司合作,拓宽吸纳人才的渠道。
专家认为,吸纳人才的同时,更应吸收外省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项目推广经验。“在同等条件下,允许外来节能服务公司在川内开展项目。”省经济研究所所长文德华建议,起步初期,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允许一些外省企业在相同的条件下进入我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这样既可减少四川的能耗压力,又可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
不管是主动学习,还是省外节能公司入川,在我省节能服务产业的起步初期,“他山之石”都是必不可少的“肥料”。
多元发展:“一箭双雕”同样行
与帝澳、点石投资“走出去”的雄心勃勃不同,迅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则想先做强企业,通过多元化发展支持主业。
“除了节能环保项目,公司还做别的业务,将其盈利作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先期投入。”总裁何云介绍,目前迅驰除了做节能服务之外,还做工业设备维护、高压输变电线路安装等业务。
“不仅能短时间筹集资金,还能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何云解释,在为一些企业进行工业设备维护时,他总会向企业推荐节能服务项目。迅驰的不少项目都是既做节能又做维修,“一箭双雕”。
极度电控则通过卖设备来实现多元化发展。黄中军介绍,极度电控能自主生产高压变频节能设备,除了用设备自己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之外,将设备卖给更多的节能服务代理商获得资金支持也是公司正在筹备的一个规划。
“用卖设备的资金来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开发,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能将本土生产的节能设备销售出去。”黄中军称,节能环保产业里,除了节能服务存在巨大合同额,设备的生产配套也是不容小看的一个市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