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暴雨考验管网 宜昌已经起步建设

更新时间:2012-07-27 16:41 来源:三峡晚报 作者: 阅读:1016 网友评论0

北京7月21日遭遇特大暴雨,损失惨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改造城市排水设施”成了暴雨内涝后,老百姓的最大呼声。 

而每一次城市内涝,下水道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老化……都是大家探究出的内涝原因。今年夏天,宜昌防汛工作再入关键期,宜昌城区的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能否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并经受住暴雨的考验?云集路与东山大道交会处的地下排水管网改造,有效解决了此处的积水问题。 

30多个“老水窝”遍布城区 

宜昌市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度地带,长江、清江、沮漳河纵贯全市,有史以来,尤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资料表明,宜昌可考的最早的洪涝灾害当属1860年。1860年:金沙江下游、三峡地区、清江及荆江一带普降暴雨,宜昌洪灾,“平地水深六七尺,其不没者府署试院而已”。 

建国以来,宜昌的防汛抗旱体系逐步形成。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洪水似乎离宜昌越来越远。但随着城市的建设扩大,道路内涝现象又开始时有发生。 

“华安乐园、经鑫苑、刘家大堰……”这些地方成了宜昌城区市民耳熟能详的“水窝子”。而这些“水窝子”更镌刻在市城市管理局市政抢修人员的头脑里,他们告诉记者,宜昌城区历年来形成的“老水窝”至少有30个以上。 

时至今日,这些“老水窝”并没有完全被 “攻克”,记者看到,宜昌市城区2012年防汛工作重点区域有西陵区的均瑶广场、果园一路,伍家岗区的树脂厂、夷陵路400号,以及开发区的汇金市场小区等区域,据介绍,城区防汛的重点区域多为防汛事件多发地段,不过每年都会有些变化。 

多个小区管网改造效果显现 

据了解,宜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积水发生在桔城路,2004年7月份的那场豪雨让桔城路变成了一片汪洋。市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维修管理处副主任余拥军,当时就参与了那次抗涝,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心惊胆战。 

“120厘米深的积水齐腰深,公汽、轿车全部停在积水中,交通一度瘫痪。”余拥军说,当时,中纺宾馆已被淹得一塌糊涂,家具都漂浮在水面上,由于四周地势较高,居民小区幸免受灾。“现在,桔城路进行地下管网综合改造,足以应对80-90mm的降雨量。”他告诉记者。 

刘家大堰小区一遇暴雨就内涝,政府投资500多万元进行改造。负责该改造工程的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曾祥涛说,改造时,对管网加粗,重新铺设了400多米管道,从根本上解除了刘家大堰内涝难题。 

同样的,另一个“老水窝”华安乐园,通过增设大口径管道进行排水分流改造,目前华安乐园的内涝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据介绍,华安乐园、经鑫苑、刘家大堰等小区是暴雨中最让人提心吊胆的地方,每逢大暴雨,这些小区内总是一片汪洋。“即使将水抽出来,也要找到地方排才可以。”谈到一些逢雨必淹的小区,市住建委有关技术人员表示,城区一些容易发生内涝的地方地势低洼,小区开发时没有将该地势填高,而是顺地势而建,所以一下暴雨,水都往这些地势较低的小区里涌。 

扩大截污管网溢流口径增加排水量 

“经过多场暴雨的考验,已实施管网改造的小区和路段,没有再出现大面积的积淹水。但彻底解决全市的积淹水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毅说,汛期来临前,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城防工作人员随时监控雨情,收到信息立即向各易内涝点的管辖社区提前告知,抢险人员随时待命。 

据市政设施维修管理处管理科介绍,目前宜昌每栋居民楼都有排水管道,这些支排水管道大多数由建筑方自行建设,收集雨水污水后,汇入道路旁的主排水管道。每条道路上也都有雨水收集口,路面上的雨水从收集口进入主排水管。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心城区很多老街、老巷子使用的是用砖石砌的、青石板当盖子的箱涵。这种用普通砖石砌成的地下排水道,不仅容积小,而且极易造成污水堵塞,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等问题。与现在专用的大口径的标准排水管网比起来,老式砖石箱涵在排水功能上的“先天不足”无法避免。 

针对目前老城区排水管网不畅等问题,城防办表示,在暴雨来临前,可及时开启截污管网泵站,腾出管网库容,最大限度扩大沿江截污管网的溢流口径,增加高峰排水量。同时增加移动泵站,增加机动力量,便于及时处置居民点积水等紧急情况。 

雨污分流让城市“动脉”更强劲 

一位有着多年市政抢险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城市骨架拓宽,居民增加,地下排水管道的压力日益增大,如果不进行科学规划改造,面临暴雨时,宜昌现有的排水管网仍有可能出现内涝。 

所幸的是,宜昌城区沿长江一字排列的城市布局,让宜昌在排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城市骨架的拓展,城东新区道路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标准足以抵御强降雨天气。 

市住建委及市城管局有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城东新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排水管网科学规划,实行雨污分流,就是将雨水和污水分设管道,雨水经雨水管道系统排入河流或被利用,而污水通过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后进入临江溪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雨水管渠尽可能结合地形,沿道路敷设。 

今年,江南大道改扩建工程中的市政建设,都是高起点设计施工的,其地下埋的雨水管道直径达到了2.2米。除了江南大道,城东片区的新修排水管道也均采用了雨污分流,相信在未来,宜昌城区的排水“动脉”更健康、更强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暴雨考验管网 宜昌已经起步建设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