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呼吁企业发挥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力
6月仲夏的北京,五湖四海的人士齐聚“第二届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大会通过“闻‘技’起舞”、“‘金’科玉律”和“大浪淘‘沙’”三个分论坛,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措施,同时大会举办的儿童环保图片展也备受参会嘉宾关注。
6月26日,在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2014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来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官员、行业组织和中国企业代表呼吁,企业应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领导和示范作用。
先锋企业已率先行动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公众和新闻媒体日益关注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节能减排逐渐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行动。
据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轮值主席傅成玉介绍,中国石化[0.58% 资金 研报]去年推出的“碧水蓝天”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014年5月底,已累计投资40.2亿元,实施项目280个,确保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现场及企业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今年中国石化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能效倍增”计划,争取到2050年实现能效提高100%。还有一些先锋企业,如国家电网编制印发了《2013年节能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并积极探索能源托管服务、节能超市等新模式;中国建材2013年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达17.36亿元;中国五矿内部成立能源和气候变化指导委员会,通过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在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三峡集团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大力保护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并构建超大型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立体监测体系,对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展开了完整周期的定位跟踪观测。对此,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称赞道,“中国企业已经取得最大的进步。”
联合国官员建议所有
企业都应制定减碳目标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和迫切。联合国全球契约理事、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说,要实现经济增长7.5%左右的条件下单位GDP能耗下降3.9%的目标,需要中国政府、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扮演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
乔治·科尔表示,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实现良好的企业治理已经成为主流。“如果企业在这三个方面不能做得好的话,他们在未来不能够成为一个龙头的企业,他们也不能取得成功。”他建议,“所有的企业应该都确定自己的减排目标,并通过产业内或者跨产业的合作来实现。”
中上协呼吁上市公司
进一步关注生态文明
在去年的首届大会上,由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签署并发布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建设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倡议书》。过去的一年中,上市公司董秘在各自领域宣传关注气候的理念,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建宙表示,作为上市公司自律组织,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将继续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建设方面的工作,从提升上市公司的公众意识,完善会员的社会责任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等三个方面引领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还呼吁,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要利用自己的特长,通过创新机制,特别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各种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的应用,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除此之外,企业更要通过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全面的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