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专项治理露天烧烤、马路餐桌行动
每年的夏季,都是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大行其道”的日子。一到傍晚,露天的烧烤炉上烟雾缭绕,马路餐桌间觥筹交错,有些露天烧烤集中的区域,遥遥望去恍若“仙境”。而次日清晨,本应干净整洁的道路周边则是垃圾充斥,残羹剩饭发酵后的味道混杂着酒后呕吐的秽物甚至是食客随地小便的异味在空气中弥漫。这一切让周边的居民群众忍无可忍,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更是频频曝光。但是今年的7月下旬以来,往年天津市南开区万德庄、王顶堤、白堤路等马路餐桌的“聚集区”里,没有了“仙境”的烟雾和食客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清新宜人的空气和遛弯乘凉的群众,这些都是南开区专项治理露天烧烤、马路餐桌行动取得的喜人成果。
占路市场、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可谓城市管理三大“顽疾”,多年来困扰着包括南开区在内的本市所有城区。中心城区由于人口密集,治理难度更大,作为本市中心城区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南开区,想要根治这三大“顽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拿出更加有效的措施。这次专项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成果,得益于南开区的“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上门通知宣教,调查摸清底数”。按照“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四清一绿”的总体要求,南开区成立专项治理行动指挥部并下属露天烧烤专项治理分指挥部,全面负责治理区域内马路餐桌、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更提出了要“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污染环境、阻塞道路、环境脏乱、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的明确要求。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亲自带队,现场指挥每次专项行动。分指挥部下,由工商南开分局、区环保局、卫生局等13个成员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150余人的联合执法队伍。在第一阶段工作中,由各个成员单位组成的3个宣传小组,深入到全区各重点地区,以对经营者进行集中开会宣讲和上门入户通知等方式,摸清了区域内露天烧烤、马路餐桌等违法行为的底数,并建立了台账。
第二大“法宝”——“事先不打招呼,现场决定点位”。7月21日傍晚,经过为期20天的集中宣传、摸底调查和下达执法程序等前期工作后,由1辆综合指挥车、4辆大客车和7辆双排货车等车辆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从南开区政府门前出发,这场以治理城市“顽疾”为目标的“攻坚战”正式打响了。而在集结时,大家就相互问询的问题“第一个治理点位在哪儿?”直到车队已经行驶在了红旗路上依然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因为除了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总指挥、副区长陈友东以外,确实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当天治理行动的任何具体信息。专项治理行动现场副总指挥、区市容园林委副主任刘胜利说:“一支由13个部门150余人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做到完全的信息保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保密条例或一个硬性规定可以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而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杜绝由于执法队伍中牵涉的各方关系和利益而影响清理效果的情况出现。”
第三大“法宝”——“暗访队伍先行,执法录像记录”。截至目前,专项治理行动已经顺利进行了9次,每次执法队伍都犹如神兵天降,直奔点位,从不扑空。有些当天并未出摊的经营者也在治理行动中被直接清理,这让许多执法队伍中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是什么让这次专项治理的效果如此显著?”这个问号不仅萦绕在执法队员的头脑里,更给予了违法经营者最大的心理震慑。刘胜利的一席话给出了答案,他说:“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治理效果,除了我们在第一阶段对违法者底数摸得清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秘密武器’——暗访组。他们每天晚上在路上巡视,并做好录像记录,这样就确保了专项行动做到有的放矢,箭无虚发。”这支由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暗访组,像一只夜间的鹰,每天晚上穿行在南开区的大街小巷,让露天烧烤、马路餐桌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而他们每次暗访的里程都超过70公里。第二天一早,暗访组的统计数据和视频资料就已提交给分指挥部,为现场总指挥确定行动路线和点位提供最翔实可靠的依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