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污染丑闻不断 药企治不了自己的病?
近段时间,药厂污染丑闻不断。中央电视台继2014年底曝光山东“鲁抗医药(600789,股吧)”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后,近日再次曝出河南省南阳市的制药企业偷排问题,严重污染甚至达到了逼跑孕妇,地下水烧开变“面糊”的恶劣状况。为了躲避污染,当地居民纷纷关门闭户。
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组织调查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涉事药企废水化学需氧量、色度超标,药企工艺废气排放所致恶臭气味严重,井水中高锰酸盐超标。救人的药厂为何沦为害人的污染制造者?
专家表示,目前制药企业恶臭等污染问题突出,且原因复杂;现在监测主要针对有标准的污染物,还有很多没有标准或未检测的污染物存在。
同时,由于制药企业的特殊性,“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因此,治理制药企业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必须完善标准,加强监管,加大对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普遍存在污染问题,尤其化学原料药类企业更严重;“三废”量大,废物成分复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都比较严重
作为污染大户,制药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是环境监管的重点行业。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目前我国制药企业污染问题确实很普遍,尤其生产化学原料药,污染更严重。
2013年,环保部门共排查医药制造企业4894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57家,其中有18家环境违法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被挂牌督办。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委联合召开2014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2014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在2013年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医药制造行业“回头看”,集中查处医药制造行业的环境违法案件。
近年来,在环境问题上“出事”的制药企业并不在少数,甚至包括一些平日里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如哈药、云南制药、联邦制药、海正药业(600267,股吧)等大型制药企业都曾被环保部门督察整改。有的企业整改后也难以达到标准,多次上榜环保部门的整改名单。
机械工业环保标委会废弃分标会主任白云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制药工业总产值只占我国GDP的3%,但污染排放总量却占到了6%,是一个污染很严重的产业。
史立臣告诉记者,制药企业污染严重与其生产工艺特殊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产品的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全球70%~80%的原料药在中国生产。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量大,废物成分复杂,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都比较严重,进而使得制药企业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并不断有制药企业由于环保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或停产整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