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吹响控源截污集结号
今日义乌江。 陈建华摄
图为义乌市环保局查封违法排污企业。 楼青君摄
◆黄夏萍
2013年底,浙江省开始实施“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浙江省义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壮士断腕、重整山河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走出了一条源头化、精细化治水之路。
所谓源头化,即针对农村、企业、城镇、六小行业、建筑工地等不同源头的污水存在的差异,义乌市打破千篇一律的治理模式,同步推动全面整治。
所谓精细化,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镇雨污合流整治、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重污染和低小散、“六小”行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库塘清污(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集贸市场和特殊行业治理、初期雨水治理等9个方面实施精细化治理,实现从流域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应急式治水向长效治水转变,从项目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
开展第三方运维
制定雨污分流标准
面对农村多年来雨污混排的顽疾,义乌市以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治、保、管”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专业化运维管理工作。
为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义乌市重新制定修改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制定严格的第三方接管标准、运维标准,力求在源头彻底完成雨污分流。完成纳户后,要求运维村农户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污水管晴雨天比不能超过1∶1.2开展整治提升。
每村建立“二牌一图”,“二牌”指村规民约牌和运维监督牌,“一图”指《污水管网示意图》,示意图中管位、农户、检查井数、处理工艺等内容清晰明了。同时,做到工程验收精细化,从农户“三水”收集系统、管网输送系统到终端处理系统,从立面到地面,全方位对照标准验收,使用机器人、潜望镜等设备,对管网开展“地毯式”检测,合格一个接管运维一个。
截至目前,义乌市714个村中有近半数污水治理设施已通过验收,并移交开展第三方运维。2017 年,100%行政村将达到移交接管标准,从而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运行维护全覆盖。
针对城镇雨污合流整治,义乌市从区块、标准、排查、实施、验收5个方面细化整治。按照汇水区域、管网流向、地理位置等,全市合理划分成214个区块,并制定《义乌市城镇雨污分流达标标准》,设立不同区块的雨污管网分设、雨污水分流、预处理设施齐全、设施运行正常、与市政管网连接规范。根据达标标准,义乌市对雨污合流问题进行细心排查,并细化整治方案,制定倒排计划,组织整治实施。整改完成后,镇街开展自查验收,“五水共治”办达标验收。
截至目前,义乌市214个区块已全面启动整治,计划年内 50% 以上完成整治、25% 以上验收达标,力争在 2017 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并通过达标验收。
义乌市吴坎头村2008年改造村内污水管网时,没有实现雨水与污水分流排放,造成屋顶雨水、厨卫废水甚至马桶污水一起冲进雨水管网“同流合污”。今年4月,在上级政府部门和单位支持下,吴坎头村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试点,对2300米管网、160余个窨井(盖)和85家农户的房屋雨水污水管进行了整改。
专业改造维护雨污管道
制定整治标准及指导手册
厂区内两条管道,一条输送雨水,一条输送污水。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是义乌市义亭镇姑塘工业园区企业雨污合流整治后的缩影。
义乌市工业污水治理开展较早,尽管工业园区铺设了雨污管网,但真正用得好的却不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园区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义亭镇姑塘工业功能区共安排工业用地企业97家,配套雨污市政管网各约1.3万米,随着外部承租企业陆续进驻,日常维护不到位,造成了管网堵塞、渗漏等现象。
今年4月,姑塘工业园区成了义乌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的突破口,改造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改造隔油池、化粪池,实现雨污分流减量化整治。义乌市将姑塘工业区试点整治经验在全市35个工业功能区推广,按照“雨污分流到位、预处理设施齐全、持证排水排污”要求,形成了“一标准,三张图、六张表、八步骤、四机制”的工作做法。
在后期管理维护中,义乌市通过逐家上门排查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挑选专业施工队伍、环评中介机构上门为企业服务,由专业清淤公司对企业已建雨污管网、化粪池等进行清理维护,制作“一企一档”,雨污管网平面布局图制作后在企业内显眼位置上墙,将治水纳入长效管理。
“低、小、散、乱”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污染环境、违章搭建、现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义乌市按照“改造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合理转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思路,完善落实依法治理、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机制,推动“低、小、散、乱”行业依法规范、集聚集约发展,促进精品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改善。
义乌全市“六小”(洗浴、餐饮、宾馆、洗车、美容美发、洗衣)服务业共有1.1万余家,每天产生大量的废水直接排放污染路面、水沟,或错接入雨水管道排入河道,或未经预处理排入污水管道。针对这一情况,义乌市制定了“六小”服务业雨污合流整治标准及整治指导手册,细化到餐饮店隔油池、洗车店沉淀池建设、美发店污水管内的头发丝隔网收集。目前,全市已全面排查整治1.2万余家“六小”服务业经营户,关停取缔上千家。
同时,义乌市对重点源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管,出台环境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办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结合环境资源配置和执法手段,全市已完成中小电镀、小熔炼、小化工等 6 个污染较重行业1357 家企业的彻底关停取缔工作。
实施美丽生态畜牧工程
建立6项垃圾分类监督机制
义乌市养殖污染治理以水环境治理为目标,制定了《义乌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规定(2016修订)》,按照禁养区全面退养、限养区只减不增的要求,开展畜禽养殖业整治行动。义乌市关停91家养殖场,生猪存栏量由9.1万头降至1.91万头,全面完成全市153口、2376亩珍珠塘整治。污水经预处理达纳管标准后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严格实施整治措施,严守“两条红线”:未经处理的污水严禁排出场外,经过处理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一律不能直接进入水体。
同时,按照“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的生态美丽牧场标准,义乌市启动实施美丽生态畜牧工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力争在年内,全市畜禽养殖场达到绿化、美化、洁化,真正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零污染”。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是义乌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为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运营模式,义乌市建立并落实市级垃圾分类专项考核、镇(街道)考核评比、垃圾分拣员评优、党员干部联片包户、村级垃圾收费、村级“荣辱榜”6项日常监督机制,营造全民参与的整治氛围。
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义乌市垃圾分类工作与村级班子重点工作专项考评报酬、卫生保洁员和垃圾分拣员待遇相挂钩。市“财政奖补”资金按 1.5 元 /人 / 月列入市财政预算(人口数按上年度年报人口确定),用于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奖励。
自2015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义乌市714 个行政村中已经有374个村创建成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合格村。
此外,义乌市科学合理布局终端处理设施,2016 年底将建成330座太阳能垃圾房、17座机器处理站。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加大建筑垃圾管理整治力度,培育装潢垃圾处理厂,推进市级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规范镇街建筑垃圾消纳场。
资源化综合利用淤泥
初期雨水治理纳入规划
针对河湖库塘清污(淤)工作,义乌坚持“先下游再上游、先村内再村外、先沟渠再塘库”的原则,制定清污(淤)作业模式和工作标准,全力推进房前屋后沟渠、门口塘、江河、水库、山塘、排水管网、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场清污(淤),计划到 2018 年,全市将实现河湖库塘存量淤泥全域清除,污泥处置全程规范。
义乌市以资源化综合利用进行淤泥处置,无毒无害的淤泥主要用于淤泥肥田、苗圃补泥、淤泥制砖等。加强污泥处置规范化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泥安全贮存和稳定化处理装置配套率达100%,实现有毒有害污泥无害化处置全覆盖。
同时,建立清污(淤)工作长效机制。各镇街相关部门对河湖库塘定期进行轮疏机制,实现清淤常态化。推行分类清淤成熟方法,指定地点进行转运、停靠、堆放,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运输过程中抛、撒、滴、漏,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义乌市有 166 家集贸市场,存在雨污不分、污水污染路面、垃圾不及时处理、经营环境不佳等诸多问题。义乌市积极开展集贸市场治理,编制了《义乌市菜市场专项布局规划2016~2030》,根据规划开展集贸市场改造、拆除和新建。明确责任主体,制定“一场一策”,公布雨污分流的“一场一图”等方式,计划在2017年底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及易地新建选址工作。
为推进特殊行业治理,义乌市开展废品收购行业专项治理,全面排查整治全市685家废品回收点,制定行业管理办法,实现长效管理。同时,开展豆制品生产加工点专项整治,对不符合卫生和环保条件的豆制品生产加工点一律实施关停并转,并制定豆制品行业长效管理办法。
初期雨水是指降雨初期时的雨水,污染程度较高,经雨水管直排入河道,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义乌市将初期雨水治理纳入《义乌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义乌市污水排水系统专项规划》等规划范畴,普查各级雨水管网1478公里,制作镇街区雨水管网分布图,对管网进行清掏修复,逐步安排工程建设项目。市相关部门专家团队进行了探讨研究,并赴外地先进城市考察学习治理经验,已为下步治理做好了前期基础性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