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标准”给防霾产业“清霾”
当今天雾霾逐渐散去的时候,打开淘宝平台会发现,“明星同款”日本某品牌的口罩,代购商们已经悄然涨价。去年12月中旬售价不足30元,而现在比较低的价格也达到45元,有的甚至涨到六七十元,而且还缺货,需要等待。
这绝不是个别的现象。目前,标注日本、美国产或国产的许多带有净化功能的口罩,价格都在飙升。同时,国产和进口的空气净化装置也在涨价,也在缺货。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防雾霾产品已经形成了“雾霾产业”,成了人们新的消费热点。
有统计表明,2013年以来,全国网友每年为雾霾花掉8.7亿元,共下单450万次。2016年12月从红色预警发布的前5天,京东商城售出口罩逾1500万只,同比增长超过380%,日均逾300万只;售出11万台空气净化器,同比增长超过210%;PM2.5检测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5%。秋梨膏、胖大海、银耳等润肺止咳食品销量也大幅增长。
口罩、净化器乃至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新风系统、清肺食品和保健品,以及打着“洗肺”、“避霾”旗号的旅游产品,甚至包括昂贵的“霾炮车”等等,构成了“雾霾产业”的主力。在商家花式宣传下,很多人不惜花重金购置各种相关产品。有人就此开玩笑:“霾霾霾”变成了“买买买”、“雾霾也是生产力”。
人们购置新产品防霾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迎面而来的问题就是,到底买哪种好。劈头盖脸而来的,是各类术语、数据、原理,长篇大论,外行很难看得明白,而朋友圈里流传的各类测评,貌似专业却不够权威,有的甚至有替某些品牌做宣传的嫌疑。
各种机构对空气净化器的质量报告陆续出台,但不同的“黑名单”涵盖的却是不同品牌,有的还是热销的爆款。这极容易让消费者陷入莫衷一是的境地——面对七嘴八舌的信息,到底该怎么下手呢?就算花大钱,似乎也不那么保险,很可能还会买到鱼目混珠的产品,能不能管用,得看运气。
新的产品、新的观念、新的市场,加上庞大的消费群体,缺的是什么?就是统一的、简单明晰的质量标准。就拿口罩来讲,什么样的口罩能达到过滤PM2.5颗粒的作用,过滤到什么程度、设计的密封性如何,若能有官方认可的标识,就像电器和许多食品那样,消费者的选择可能就会简易得多,也不再会有一窝蜂地去追明星同款的现象,更不会出现来一次雾霾涨一次价的现象。
净化器、新风系统之类,接近于电器,标准的制定可能相对复杂,但也需要尽快出台,不仅该有效果的标准,还要有耗材的标准。如果一两年后,机器还能运转,但滤芯买不到了,对于消费者也是损失,对于环境,也是一种消耗。
新产品出现,厂商和销售商也在不停地试验,试外形、试功效、试宣传、试耗材,看看哪一种方式更能赚钱。这就更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或更新标准,省得一些人把心思用歪了。
昨天,国家卫计委的官员表示,卫生部门将加强健康防护产品的标准制定,推动相关产品标识规范使用,指导公众市场消费。显然,这就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下药”下在了点上。既然是新产业,就需要新标准来梳理,这样才能避免个别不良商家浑水摸鱼,也能避免消费者盲人摸象般乱买乱撞。
防霾抗霾是个长期的事情,需要有耐心。对相关产品制定标准,也是耐心的一种体现。产品一拥而上,所以标准需要快出;产品五花八门,标准还得细化。什么真的管用,什么真的好使,都需要标准来说话。这不是件小事,需要管理部门重视起来,认真且果决地把事情办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