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环保风暴猛刮 华海药业等企业停产压力增大
编辑按:台州有4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以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类型企业居多。不可否认,这些企业带动了台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台州面临的环境挑战也在不断增加。8月11日-9月11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就将浙江企业作为重点督察目标,近千家企业受到影响。那么,在环保督察风暴席卷下,台州的环境问题是否得到较彻底的改变?对此,《国际金融报》进行了独家调查……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小时候家门口只有海,后来填埋了变成地,再后来变成了厂。烟囱越来越多,气味越来越臭……你睡醒看着窗户就会发现,这烟囱怎么又多了一个。”
2017年11月10日,台州临海市市民李芸(化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这样说。
台州,浙江省省辖地级市,东濒东海,位于宁波和温州之间的沿海城市,全国第一个实行商品房限购的三线城市。
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11月底,台州市一共有43家上市公司,其中41家为制造业企业,多属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
而有当地居民表示,因为台州的医化工厂众多,环境问题突出,空气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住民的生活。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一些当地居民还是把癌症频发归因于此。
2017年8月11日到9月11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入驻浙江,将台州企业作为重点,近千家医化工厂、车厂遭遇整顿、关停、限产等。
11月末,《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台州4个化工区、9家上市企业、当地环保部门及居民,试图了解台州环保风暴过后的现状。
药企的“乐园”
李芸表示,台州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是她居住的村庄附近,临海市杜桥镇的川南医药化工园区。
据了解,临海医化园区为浙江省医用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基地,是国内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的唯一聚集区。目前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医化企业占地约4.89平方公里,该园区临近大海,位于较偏远的郊区。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临海医化园区共有医化企业49家,其中有华海药业、永太科技、海翔药业、联化科技、仙琚制药、九洲药业、万盛股份(从事有机磷系阻燃剂等)、奥翔药业、天宇股份9家上市企业。
财汇大数据终端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台州所有上市企业市值超过4000亿元,医化企业市值就达1213亿元,而临海医化园区2016年的产值达到152亿元。
当地一位大型药企的员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经过整改,大多数污染最严重的工厂都搬入了临海医化园区,而对该地区企业的监测也越加严格。
当地医药龙头企业华海药业的员工向记者证实,最近一段时间,环保部门对公司抽查极其严格,时不时就停产,对工人的作业造成一定麻烦。“我们是上市公司,对我们盯得更紧”。
罚款数与利润量
以2001年成立、2003年上市的华海药业为例,其2017年11月30日总市值达252亿元,上市以来业绩节节高升,2016年营业收入达41亿元,净利润4.57亿元。
而与其业绩相对应的,则是华海药业的环保违规记录,对其的处罚决定集中在2014-2015年,川南分厂(即临海医化园区内分厂)废水和废气污染超标,最高一次罚款为58.6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了园区内多家上市企业的资料,发现或多或少都有环保处罚记录,并被媒体报道。
“这个园区的问题不是一家企业造成的,整个园区的企业那么多,药企带来的污染在所难免,特别是在环保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奥翔药业的业务偏向高端,生产量相对于其他药企偏小,但它就在园区内,位置不理想,味道还是比较明显的。”奥翔药业的前员工如是表示。
据李芸的说法,临海医化园区的环境问题(气味)十年来一直很严重,媒体不断曝光,居民不断上访、上告,但都最多只管用一阵子。
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环保成本的确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了达到环保部门的标准,每年投入几千万都不够,而许多小企业连利润都不能达到千万级,相比之下还不如被罚个十几万,多年来小企业也都是这么做的。“不过我认为药企业应该承担,它们除了环保成本,其他的成本费用真的不算高,毛利率和利润都很高”。
根据2016年年报数据,制药行业销售毛利率行业均值为46.68%,中值52.38%,华海药业毛利率达49.85%,而港股的“明珠”腾讯控股2017年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才为49.85%。
联化科技在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近年来,公司每年的环保投入都超过1亿元,而华海药业的排污费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16年达1.14亿元,2017年上半年达6458万。
“一切都要有个过程。”
刚上市的天宇股份董秘王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环保部门对企业管理极其严格,天宇股份的工厂晚上都会遭遇突击检查。“我们一年的环保成本都达到几千万,不是小厂子能够相比的。无法承受环保成本的企业,也不可能再做下去”。
上述药企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先上车的,先洗白。已经做大了的企业,才有资格说环保,而且哪个上市企业,没有原罪的呢?”
该人士表示,对于环保问题,大多数当地药企讳莫如深,要探寻真相很不容易,但是现在的确一切都在变好。
《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园区中的企业时,13家企业(11家药企)中,3家企业无法联系到负责人(院门紧闭、电话不通),4家企业表示董秘(或负责人)在外出差,3家企业表示可发采访提纲至邮箱但再无回复,仅3家企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或给予了回复。
一位医药企业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制作医药的过程涉及非常多的化学品,难免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很难处理),生产过程中毒性极大,也会危害工人的身体,但这是为了健康事业,药企的存在和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一个小品种断供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环保是必须的,但要使造成的污染可控,必须分阶段,不能搞一刀切”。
他还建议,“医药行业是一个竞争很充分的行业,在环保方面,这种严格的环保风暴和环保标准必须全国同步,绝对不能仅仅对一个地方严格,否则管理较松的地区企业会将此(缩减环保成本)当成竞争中的筹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