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大气治污硬骨头 新《行动方案》不再以“严”取胜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今年的总体考虑是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巩固好现有成绩,不能让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还未进入供暖季,10月12日—15日,一场重度雾霾就“袭击”了京津冀地区。按照近日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但《行动方案》刚实施半个月,雾霾就不期而至了,“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的目标是否太宽松了?《行动方案》能达到保障秋冬季大气质量的要求吗?
目标下降“双3%”巩固现有成绩稳中求进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与重污染天数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今年是在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双3%’。”10月1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这是符合大气污染治理常识的。
柴发合说,去年为了实现下降“双15%”,可以说是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包括企业限产和停产、清洁采暖、小锅炉淘汰等。“把所有能上的、所有类型的措施都用尽了。从污染治理规律来讲,在短时间内污染物浓度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成效显著。但是越到后期,每削减1微克的PM2.5,所付的代价就越大。”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也表示,3%的目标确定是经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反复听取多方意见得出的。“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越往后越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今年的总体考虑是稳中求进,首要任务是巩固好现有成绩,不能让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为了保证实现下降“双3%”的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业炉窑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等16个“主要任务”,并建立了详细的管理清单和进程时间表。特别是要求坚决杜绝“散乱污”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等。
生态环境部还持续进行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重点也是“小散乱污”企业,查处了廊坊、保定等地应淘汰的燃煤锅炉未拆除,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问题。
严禁“一刀切”企业错峰生产差别化管理
“今年《行动方案》的另一亮点是更加强调科学施策、精准调控,严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柴发合说。
《行动方案》将把高排放行业错峰生产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刘友宾说,总体考虑是基于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增强错峰生产调控的精准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深度治理,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蓝天白云。
也就是说,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包括治理水平全面达到超低排放的,使用天然气、电、电厂热力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或热源的,今年秋冬季将“不予限产”;涉及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物等保民生任务的,应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记者也看到唐山市的一份文件指出,唐钢不锈钢1台烧结机、燕山钢厂2台烧结机、津西钢厂2台烧结机和德龙钢厂1台烧结机脱硝设施已投入运行,排放的二氧化硫不超过3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不超过50毫克/立方米、颗粒物不超过10毫克/立方米,在重污染天里免于停产。
对于各类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未达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造任务的企业,将加严要求,全面采取错峰生产措施;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的企业,将提高限产比例或实施停产。“因此,污染严重的企业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要按照错峰生产要求,该停则停、该限则限。”柴发合强调。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钢铁企业密集的唐山、邯郸、安阳市不允许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等。2018年,河北钢铁产能压减退出1000万吨以上、山西压减退出225万吨、山东压减退出355万吨。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供应基础上,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内要完成38台共277万千瓦燃煤小火电机组淘汰任务等。
无论是淘汰还是停产、限产,各地也有更多的主动权。刘友宾说,各省应制定重点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各城市要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企业污染排放绩效情况,制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到企业具体生产线、工序和设备,并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措施。“错峰生产清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在实施时间上,各地可根据采暖期月度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适当缩短或延长错峰生产时间。”
加大清洁供暖未来环保企业将有更多机会
燃煤供暖是秋冬季雾霾的重要来源。由于气源不足,去年河北等地“煤改气”等清洁供暖出现了问题。“今年天然气供应大幅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气环境。”柴发合说,今年在很多地区,尚未有条件接通天然气的家庭也已在使用低排放的优质煤了,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有关部门还可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等,鼓励辖区群众利用清洁能源来取暖。”
据《行动方案》,2018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的“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万户。其中,北京市替代15万户,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天津市替代19万户、河北省替代174万户、山西省替代28万户、山东省替代45万户、河南省替代81万户,力争2019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京津保廊石平原地区“无散煤区”。
清洁供暖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也给了环保企业更多机会。亿利洁能有关人士表示,在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下,各地工业园区将限期拆除不达标燃煤锅炉,开展建设以高效燃煤锅炉为主的集中供热中心。这相当于给企业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提供了好机会。如该公司开发的微煤雾化燃烧技术,实现了煤炭的清洁和高效燃烧。未来类似这样的产品和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市场。
据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重点区域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预测,秋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降水偏多,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偏好,接近去年同期;冬季,降水偏少、季风强度弱,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天帮忙,人不懈怠;天不帮忙,人更需努力。我们应根据《行动方案》,扎实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刘友宾强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