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解决涉金属历史遗留矿山污染问题?
【谷腾环保网讯】历史遗留矿山是指现状废弃、今后不再进行采矿活动,由各级政府承担治理修复责任的废弃矿山。铜矿、铅锌矿、金矿、银矿、汞锑矿、镍钴矿、钼矿、钒矿、锰矿、铁矿等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以及硫铁矿、石煤矿等典型非金属矿,若污染防治不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统称为“涉金属矿”。涉金属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长期存在、仍未很好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风险源。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矿山等,都是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应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以重大工程规划为引领,重点突破,有序推进,不断推动我国涉金属矿山污染问题的解决。
涉金属历史遗留矿山污染底数不清缺乏规划指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废弃矿山约10万个,金属矿山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等省。国务院批复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全面启动包括矿山污染防治在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经过多年努力,大宝山矿区、铜仁汞矿区、郴州多金属矿区等部分矿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整治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区域性、流域性涉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要经验。
由于受到降雨淋溶的影响,以及地下水结构遭受到的破坏,遗留的各类采选废渣、废石、废弃矿硐、废弃采坑中的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酸性渗滤液、酸性废水等污染物,在向周边环境扩散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污染,从而形成区域性、流域性的污染特点。总体来看,我国局部矿山在整治过程中不同程度开展过一些污染调查,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除陕西汉丹江流域已经完成、黄河流域正在开展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外,国家层面尚未在其他较大的区域、流域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组织过系统的污染调查与环境风险分析,各地自行开展的调查技术方法不一,成果尚未集成。目前我国涉金属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分布、污染程度、风险状况等底数总体不清,无法有效支撑历史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涉金属矿山(区)污染防治缺乏规划指引,导致整治工程碎片化,重整治轻调查、重末端轻防控等问题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一些矿山(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污染成因说不清。部分工程缺乏全面深入的环境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估,水文地质勘查深度不够,风险状况和污染成因说不清。
二是整治对象的系统性说不清。部分整治工程不彻底,虽然从外观上实现了生态复绿,但污染成因未真正弄清,污染源头阻控和清污分流不到位,污染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高渣体稳定性措施等考虑不足,缺乏地下水对工程影响的分析。
三是部分整治技术的有效性说不清。目前部分工程项目整治效果不稳定,技术方法不适宜推广应用,部分工程运营成本较高,整治技术方法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四是对水质改善和降低水环境风险的贡献说不清。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和判断标准未与相关断面河道水质改善挂钩,工程实施后虽在局部范围呈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河道水质改善的贡献说不清,整治工程的实施较为盲目。
涉金属矿山(区)污染整治重大工程规划编制主要实践
陕西省汉丹江流域(6.27万平方公里左右)涉及秦巴山区,供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以上水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大量采选废渣无序堆放,废渣酸性废水和矿硐涌水排放较为突出。2020年7月有媒体报道陕西省白河县硫铁矿区污染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扎实推进白河县硫铁矿区污染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编制《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综合整治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汉丹江规划》),全面向涉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宣战。
在历时一年多的调查评估等系列工作后,2022 年11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发布《汉丹江规划》,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降低水环境风险、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目标,刻画出水澈、山青、人安康的“美丽矿山”建设愿景。
《汉丹江规划》在开展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的空间分区方案和分区管控策略,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改善”要求,提出重大工程实施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工程项目、投资需求、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设计出未来十年5种类型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区域性调查评估与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程、污染风险管控与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流域水安全监管及应急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工程、科技支撑与规划实施评估等,总投资105.25 亿元;设计出包括工程项目清单—实施—验收—销号制度、实施绩效监测与评价制度、省市县三级项目联审、多部门联动管理、试点(示范)工程上收管理权限、示范区域全过程咨询服务等在内的重大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制度;设计出急需的包括涉金属矿区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实施方案编制、勘察设计、矿硐整治工程、矿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果评估、遗留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等在内的技术规范体系的建设。
《汉丹江规划》是全面引领陕西汉丹江流域涉金属矿山污染综合整治的纲领性文件,体现出科学、全面、系统、协同的特点,在全面设计整治工程项目的同时,一并提出建立防治技术体系、环境监管制度体系、污染防治综合模式等任务,首次探索建立起我国涉金属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大工程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对我国其他矿区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推进涉金属矿山污染防治重大工程规划的对策建议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这些要求为新时期“美丽矿山”建设提出了基本遵循和实施策略。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应高度重视涉金属矿山(区)污染防治重大工程规划的编制,通过工程规划,实现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有序性、协同性。
一是以区域或者流域为单元,全面启动工程整治规划的编制。充分借鉴《汉丹江规划》编制经验,在我国历史遗留涉金属矿山的主要省份和主要流域,以保护流域水质安全、降低环境风险为目标,调查先行,规划引领,扎实开展区域性或者流域性整治工程规划的编制,形成我国矿山污染防治重大工程和任务清单。
二是尽快启动规划编制相关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为科学规范推进规划编制,建议结合规划编制关键技术,建立规划编制技术体系;尽快启动调查评估、规划大纲、污染防治技术、规划评估等行业标准或者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通过规划实施带动我国涉金属矿山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三是高度重视与规划实施相关的矿区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为提高规划实施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环境决策技术支撑,应注重开发与规划实施和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和平台系统的开发,实时反映污染分布、工程整治进展、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质量模拟与预测、环境风险变化趋势等信息,充分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单位:孙宁、张宗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郭丽莉,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