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首次点名国家公园反映出哪些问题?
【谷腾环保网讯】近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首次针对国家公园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报典型案例。
设立国家公园,本是为了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起来。然而,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不到位,园内存在违法违规侵占林地、非法采石破坏生态、小水电站清理整治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经济行为和保护行为之间的冲突,暴露出国家公园建设仍然存在不足。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这里保存了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挂牌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环境资源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制定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等,也是全国首个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国家公园,在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上有所推进。但是,此次典型案例表明,相关政策部署还没有充分有效落实为具体行动,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是观念问题。保护,是国家公园承担的首要任务,但海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对国家公园保护第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的观念不到位、不坚定,才会出现林地种咖啡、林地种香蕉、小水电退不掉的现象。执着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固有思想,仍然依赖传统种植业和森林资源的直接利用,不仅对热带雨林完整性、原真性造成威胁,也不是立足国家公园定位的长久之策。应将思路转变为“保护得越好越有钱”,积极探索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其次是履责问题。案例中,海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本应履行保护职责,却在保护和利用之间的模糊地带游移、态度暧昧。尤其是对于历史欠账、遗留问题,有的对违规行为放任不管;有的光表态不落实,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文件应对督察;有的对下要求整改,对上不承认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敢动真碰硬;有的是方案本身制订存在缺陷,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底数不清。一些问题客观存在管理难度,但是主动暂缓搁置,甚至对法规要求搞变通规避问题,即使已被省级督察指出仍不积极作为,实在不该。
根本是体制问题。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创新。海南省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对已出现的问题没有真正重视、管理疲软,反映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保护体制尚未形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海南省林业局挂牌而成,7个管理分局为整合原保护地管理机构综合设立。由于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权责管理划分上仍然边界不清、职责不明、体制不顺,相关部门落实管理职责时,容易囿于原有的部门思维,缺少在更高站位、更高层面基于国家公园整体利益调和意见分歧,自然难以形成齐抓保护的共同体。没有体制保障,再多目标也是无本之木。未来还需要继续完善保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国家公园内组织机构,处理好管辖权和执法权分离、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等问题。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出现的问题也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只是建立了框架、成立了国家公园还远远不够,树立正确国家公园理念、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还远不到完成时。目前,又一批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已遴选完成,而即使是已经挂牌的国家公园也还未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模式。在国家公园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地方要直面现在的问题,把问题放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攻坚的过程中妥善处理,为理顺未来的思路和行动打下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