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账户+碳征信双轮驱动,太原绿色金融创新赋能企业转型
【谷腾环保网讯】在全球气候变暖灾害频发的当下,以“低碳新征程,金融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太原市气候投融资政银企对接会近日在山西国贸大饭店举办。此次对接会的一大突出亮点,这是太原迄今为止举办的首场零碳会议。通过数字化会务管理、无纸化办公、绿色低碳交通,全程减少资源消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组织专业团队对举办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核查,并购买相应碳减排量而实现碳中和。
本次对接会吸引了全省30余家重点企业及省内金融机构代表参会。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闫文斌在致辞中表示:“太原作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正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的新路径。今天的零碳会议就是一次生动的实践。”
政企签署碳征信合作协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与山西征信有限公司在此次会议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企业碳征信体系建设、碳账户开发及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标志着太原市政企协同推进气候投融资进入制度化、标准化新阶段。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重点聚焦三大突破方向:一是共建区域碳征信体系,整合企业碳账户数据与环境监管信息,开发涵盖碳排放强度、减排技术成熟度、环境合规表现的动态评价模型,为金融机构识别实质性转型企业提供量化依据;二是联合制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相关管理制度,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编制碳资产负债表,构建可追溯、可验证的碳数据资产池;三是创新开发"碳征信+"金融服务场景,依托碳账户平台搭建环境信用评价子系统,将企业碳效表现纳入征信评级指标体系,为碳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转型债券发行等创新业务提供征信支持。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告诉记者:“此次合作是完善环境信用体系的重要创新,通过‘碳征信’这一市场化工具,可将企业的碳排放表现转化为经济价值,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山西征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数据整合与分析优势,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提供支持,促进碳信息共享与价值挖掘,为破解绿色金融"数据孤岛"和"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太原碳账户平台上线运行
碳账户是一种用于记录、监测和管理个人、企业或组织碳排放数据的数字化工具,类似于银行账户,但以“碳”为核心计量单位。它通过量化碳排放行为(如能源消耗、交通出行、生产活动等),帮助主体了解自身碳足迹,并为减碳行动提供数据支持和激励机制。
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核心载体,太原市碳账户平台在对接会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太原市区域碳管理体系进入精准量化新阶段。该平台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构建起“监测核算—信息披露—金融对接—项目管理—信息集成”五位一体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通过对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了从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分析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贯通,使原本抽象的碳排放数据转化为更有金融价值的企业资产。
在功能实现层面,平台五大模块形成闭环管理:碳排放核算模块采用行业动态因子库,支持重点行业碳足迹精准测算;信息披露模块建立ESG指标体系和碳配额预警机制,助力企业构建环境信用体系;绿色信息展示模块则构建起政策传导、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处长张杰在对接会上指出,金融机构通过碳账户平台数据可穿透识别企业真实减排成效,建立动态授信调整机制,既避免“运动式减碳”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又防范“洗绿”风险。
气候投融资试点硕果累累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加速演进,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太原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主阵地”,既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的挑战,更迎来绿色金融赋能的历史机遇。
自2022年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以来,太原市紧扣“双碳”战略,以政策为纲、以创新为翼、以合作为桥,在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的融合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太原)实施方案》等政策,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储备项目196个,授信金额近500亿元,贷款投放超200亿元;
二是金融创新多点突破——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180亿元,碳足迹挂钩贷款、转型金融工具等创新产品落地生根,“龙城碳惠”平台吸引超147万市民参与,累计减排量突破万吨;
三是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成立山西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联盟和太原市中欧碳足迹创新中心,与法国、匈牙利等国际机构签署6项合作协议,打造国际化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太原样板”。
“这些成果的取得,是政银企三方同心协力的生动写照,更是太原作为试点城市勇担使命、敢为人先的鲜明注脚。”闫文斌表示,未来将通过完善碳定价机制、拓展碳金融工具、培育第三方服务体系等举措,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从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贡献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样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