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污泥脱水技术改造设计方案研究
前言
给水厂的污泥主要来源于混凝、沉淀、过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泥,其排泥水量约占总产水量的4%~7%。目前我国大多数给水厂均将排泥水直接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其对水体的污染不可忽视,同时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对给水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相应的规范和设计标准,一些起步较早的给水厂,仿效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方法,对给水厂污泥进行处理。但是,给水厂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见表1。
由表1可见,给水厂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确实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即使同是给水厂的污泥,由于其不同地域,不同的原水水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管理水平,其污泥性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净水污泥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这就给给水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具体对象具体处理和处置。
以郑州市白庙水厂斜管沉淀池污泥水样为对象,研究以黄河水为原水的给水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方法。
1 排泥水自然沉降及投加不同混凝剂作用下的沉降曲线
由于给水厂污泥的含水率高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见表1),因此,给水厂污泥处理方案设计首先考虑的就是能否利用自然沉降或投加混凝剂作用下沉降,进行浓缩减量。
给水厂污泥的混凝、沉淀试验在ZR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机上进行。混凝剂选常用的PAC+PAM与PFS+PAM,其中PAM起助凝作用。PFS为液态,取自郑州市柿园水厂产品,按体积比10%稀释。由于事先已对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进行了优化试验,基于运行成本的考虑,故选定最佳投加量为每升污泥水中分别投加1gPAC+5mgPAM与10mLPFS+5mgPAM两种组合,混凝剂投加方式为先投加无机混凝剂,5s后再投加助凝剂;混凝试验的操作参数为:混合过程n=300r/min,T=30s;絮凝过程n1=150r/min,T1=3min,过渡到n2=30r/min,T2=10min。混凝试验结束提升搅拌机浆叶后,进行2h静沉试验,记录浑液面随时间的下降高度描绘出沉降曲线。
给水厂排泥水自然沉降2h以及投加最佳量混凝剂PAC+PAM或PFS+PAM后2h静沉试验,所得到的沉降曲线见图1。本结果与施周、谢敏的工作结果一致。
由沉降曲线可见,无论是原排泥水的自然沉降还是投加了最佳(PAC+PAM)或(PFS+PAM)后的2h静沉,浑液面的下降高度均很不理想,分别下降了仅为3.2%、4%、8.1%,这样的沉降效果,在实际运行中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可以认为没有必要投加混凝剂。当进行给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时,只需设计一个中间调节池,作为预沉淀分离用,但主要还是作为调节池用。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给水厂污泥脱水技术改造设计方案研究.doc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