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借科技之力 破環保困局

更新时间:2014-08-19 06:57 来源: 作者: 阅读:703 网友评论0

      2014年5月,中科集團召開首屆環境保護論壇,來自各級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代表分享環保領域的前沿訊息和研究成果,分析生活垃圾焚燒行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形勢和問題。這是中科集團涉足環保領域的第13個年頭。
 
  13年前,這家源於中國科學院的科技企業步入環保領域,開始推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產業化﹔現在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在我國已經日漸成熟,這背后中科集團功不可沒。中科集團總裁張國宏說,這是一個以科學技術帶動企業發展和產業發展的歷程。
 
  垃圾圍城,焚燒發電大勢所趨
 
  隨著中國城市化加速,城市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全國約2/3的城市處於垃圾包圍之中,其中1/4已無填埋堆放場地。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佔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還不斷增長,預計到2015年、2020年城市垃圾產量分別達2.6億噸和3.23億噸,全國垃圾年產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隨意堆放的垃圾嚴重污染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氣、水和土壤,成為城市發展的毒瘤,垃圾無害化處理迫在眉睫。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方採取的仍是傳統的填埋方式。必須看到的是,傳統垃圾處理方式如簡單填埋、堆肥等極易造成水體和土地污染,嚴重破壞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平衡。相比之下,垃圾清潔焚燒技術確保安全排放,全面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利於環保。同時,垃圾焚燒發電還能使垃圾成為提供豐富電能和熱能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能有效緩解能源緊張問題。
 
  中國環境科學院固體廢物研究所所長王琪表示,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採用了大量的過程控制的參數指數。比如對產生廢氣的工藝參數,包括鍋爐的燃燒溫度、煙氣的燃燒溫度,煙氣的停留時間、一氧化碳濃度等等做出要求。另外,馬上將出台的新標准更大范圍採用過程控制,增加了工況控制指標,將污染控制從末端前移到過程,控制二(口惡)英類物質生成條件,採用“小時均值”和“日均值”相結合的污染控制限制,把對環境和居民健康的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
 
  利用城市垃圾焚燒發電,改善城市環境是大勢所趨,垃圾焚燒發電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保效益。中國目前焚燒已佔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的20%,5年內比重上升10%,其中8成焚燒廠在近5年建設,垃圾清潔焚燒全面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當然,對比發達國家70%以上的焚燒處理率,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初涉環保,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上世紀末,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中國科學院前瞻性地部署了固體廢棄物處置技術的研究課題。1995年,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承擔了中科院“九五”攻關課題《城市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及綜合利用》,並在北京上庄建成了我國第一台100噸/日中試生活垃圾焚燒爐,形成了系統的處理工藝。該項目於2000年通過科技部與中科院的聯合驗收。2000年11月,中科集團採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進入環保產業。接下來的十多年,中科集團通過堅持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和資本運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為主線,開展並購、整合、重組、轉讓等資本運作,孵化、培育出環保這一主導產業。中科集團把生活垃圾處置技術商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實現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轉化。
 
  這一轉化帶來的是巨大的生產力。以中科集團旗下慈溪中科眾茂環保熱電有限公司為例,該項目位於慈溪市慈東工業區內,總投資4.3億元,建設規模為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達2000噸。項目年發電量2.16億度,減排溫室氣體20萬噸,並利用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量進行熱電聯產,為慈東工業園集中供熱。至2014年6月底,慈溪中科已累計接納處理生活垃圾247萬噸,節約因垃圾填埋處理消耗土地約1500畝,累計供電5.4億千瓦時,供熱48萬噸,為國家節約了近50萬噸標煤,真正使垃圾變廢為寶,實現了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中科集團副總裁方建華介紹,慈溪中科項目承接了慈溪市所有城市生活垃圾處置任務,並多次配合地方政府完成緊急任務,是目前浙江省運營的最大的垃圾發電廠,為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構建和諧城市做出了貢獻。
 
  如果說最初的轉化是中科集團涉足環保領域的起步之作,那麼后面十幾年的時間中科集團的多次成果轉化把企業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方建華告訴記者,這些年中科集團進一步根據市場需要,結合環保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大力推動協同創新,與中科院生態中心、大連化學物理所等開展合作,積極探索和開展“煙氣污染控制”、“富氧燃燒技術對固體廢物焚燒處理的污染控制和提高熱能利用效率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環保項目,進一步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轉化。
 
  創新驅動企業持續發展
 
  嘗到了科技成果轉化帶來的甜頭,中科集團更能認識到技術與產業緊密結合的重要性,以及技術創新在企業轉型與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近年來,中科集團基於已建成的環保項目和所擁有的固體廢棄物處置技術,開展了多個層面的技術創新,既包括對現有技術和設備存在的缺陷不斷改進,提升環保指標,提高經營效益,也包括對相關延伸技術的研發,技術創新成效顯著。
 
  張國宏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應用初期,由於生活垃圾熱值較低,為提高燃燒的穩定性,生活垃圾焚燒爐輔助燃料消耗較大。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中可燃包裝物等增多,熱值在不斷提升,輔助燃料的需求減少。為此,中科集團組織技術攻關,對已有運行廠投入大量的技改,通過對焚燒爐結構優化和系統改進等一系列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輔助燃料的消耗量,同時減小了鍋爐腐蝕、積灰和磨損,提高了運行的穩定性,使垃圾焚燒技術取得了跨越性的進步,極大地提升了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寧波中科項目為例,輔助燃料量由原來的重量比20%減少到5%以下,一台焚燒爐改造后,年節省輔助燃料1.5萬噸以上﹔大幅度減少了飛灰排放量,減少了飛灰處理費用和安全填埋用地。
 
  不斷改進自有技術的同時,中科集團也積極開展新技術的研發,做好技術儲備。中科集團和國內廠商合作,開展提高余熱鍋爐參數的研究工作,將原技術的主蒸汽溫度由400℃提升至450℃,提升了鍋爐的發電效率。目前,450℃主蒸汽參數的生活垃圾發電余熱鍋爐已經在中科集團的在建項目中應用,485℃主蒸汽參數的余熱鍋爐也在開發中。該項技術的應用,可使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效率顯著提升,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環保效益。同時,中科集團還在積極開展市政污泥在垃圾焚燒爐內和生活垃圾的協同處置,以降低我國市政污泥處理的投資和運行成本。
 
  張國宏說,中科集團在固體廢棄處置領域,將會多種技術並存,根據每一個項目的條件為用戶提供最適宜的集成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斷提升環保和經濟效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借科技之力 破環保困局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