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更新时间:2024-05-31 10:43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阅读:1235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5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趋势。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保持省级地区最优水平,进一步厚植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

PM2.5连续三年达标,空气质量改善成效稳固。2023年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3、26和61微克/立方米,连续多年稳定达标。

蓝天成绩,来之不易。2013年以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北京市实现了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与2013年相比,全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大幅下降,其中,公众最关注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64.2%,与2019年相比,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情况下,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23.8%,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1天,比2013年增加95天,比2019年增加31天,公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

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水生态状况良好。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灵气所在。在河畔散步,湖面戏水,是公众喜爱的亲近自然的方式之一。水质好不好,影响着公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2023年,北京市监测五大水系河流共计105条段、长2551.6公里,其中优良水质河长占比7成以上,无劣Ⅴ类河流。与2013年相比,优良水质河长占比增加了21.5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2个百分点。

水生态状况好不好,水里的住户最清楚。北京市一半以上的河流水生态状况优良。常用于指示清洁水体的蜉蝣、石蝇、石蛾等水生昆虫在怀九河、拒马河、白河上段等山区河流中物种数较多,在北沙河、通惠河、东沙河等平原区河流中也有发现。北京市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宽鳍鱲、马口鱼、黑鳍鳈等已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0.8,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生态涵养区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优良。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和平原区EI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其中,全市集中建设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绿视率为26.96%,绿视率主要表征区域内人视野范围里绿色生态空间占比的平均值。这项指标从公众的视觉感受出发,公众用眼睛“测量”绿视率,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的“含绿量”,体现了城市的宜居性。

北京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良好的自然禀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在这里安家。2023年,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7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2020-2023年累计记录136种,调查记录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持续增加,其中中心城区记录到2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持续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得到优化。

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建设用地风险防控、严格未利用地保护。土壤保肥、缓冲能力多为中等以上,农用地土壤肥力满足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求。

此外,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

美丽北京建设取得新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59项重点任务,形成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空间保护规划等政策成果171项。开展改革督察,推进田长制、河(湖)长制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开展第二轮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持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聚焦NOx减排、VOCs深度治理和“三尘”共治,累计推广新能源车77.3万辆,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开展扬尘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重点难点,通过“组合拳”管控扬尘,全市降尘量为3.6吨/平方公里·月,城市洁净度明显提升。

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划定市级应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推进水生态区域补偿实施,开展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坚持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地”共管,全面落实《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试点建立土壤环境网格化监管三级联动机制,完成首个“承诺制”地块修复和首个“土壤淋洗”绿色工程治理。

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监督,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对重点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开展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2023年朝阳区、昌平区分别获得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完善市场机制,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并正式启动。推动低碳创新,通州区、密云区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征集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等试点项目。

共同防治推进有力。深化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治,完善协作机制、深化协同内容、拓展协同领域。连续七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修订发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共同应对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京冀实施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签订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治、共建、共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千万人次参与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V蓝北京”等环保公益活动。“绿色生活好市民”“最美绿色家庭”“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广泛涌现。

2024年,北京市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