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政策法规 > 正文

广东省环保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08-08-18 14:30 来源: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作者: 阅读:2159 网友评论0

环保产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我省国民经济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绿色广东”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环保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是“十一五”时期全省环保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包括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技术产品生产四大领域。其中环保产品指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资源综合利用指对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的加工处理,以及利用废弃物生产的各种产品;环境保护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的相关服务活动;洁净技术产品指洁净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及设备、生态产品等方面内容。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机遇挑战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环保产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水平比较强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主要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产业初具规模,结构逐渐完善。

“十五”时期,我省环保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4年全省环保产业从事单位共943家(仅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年收入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单位),环保产业年收入达510.99亿元,200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30.47%,大大超过同期全省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年收入总额全国排名第三。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等多个领域,其中环保技术服务年收入列全国第二;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年收入列全国第三;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年收入仅列全国第七。全省环保产业发展以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为主,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省的 88.12%,广州、东莞、深圳、佛山4个城市占珠江三角洲地区环保产业年总产值的91.47%,达411.91亿元。环保产业的发展呈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2.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一大批拥有科学管理制度、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在市场中成长迅速。截止2005年底,我省有11个单位获得环境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92家单位获得环境工程设计乙级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甲级6家,乙级55家;环境污染设施运营资质单位98家;19家企业获得国家环保骨干企业称号,占全国15.2%,列全国第二;有3家环保企业在境外上市;部分企业还开始进入内地开展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医疗废物焚烧和危险废物处理等大中型BOT项目和技术服务。环保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火电厂脱硫三大主要领域中部分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印染、电镀、线路板、造纸、养殖等工业废水治理领域已经拥有国内领先的治理技术。

3.项目产业化投资加大,专业化运营水平提高。

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运营给环保产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我省已有一大批BOT、TOT运作模式的项目投产或正在实施,使得环保项目投资运营成为环保产业重要的增长点,既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解决了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融资问题,又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省新建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大部分均采用社会化、市场化投资模式运作。

4.技术交流活跃,合作领域拓宽。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CEPA的实施,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我省环保产业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活跃,通过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引进了较多的国际、国内先进的环保技术,提升了广东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比较突出的是,在垃圾焚烧发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治理等领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逐渐实现设备国产化,使得我省的环保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我省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而且获得了走向全国的实力和技术。

(二)存在问题

我省环保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行业规范和政策、标准、行业服务等支持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兄弟省份相比,发展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1.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企业规模偏小。

传统污染治理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业两个领域仅占产业总收入的8.14%,大部分的收入由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生产贡献。环保企业规模不够大,产品生产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低,缺乏成套设备生产能力,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少,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旗舰式企业。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市场不规范。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力量还相当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缺乏示范工程和产业化扶持机制,影响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大多数环保技术和产品没有规范和标准,行业规范条例的建设一直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还未完全形成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恶性竞争、低价竞争、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等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制约产业发展。

3.排污企业环境意识薄弱,缺乏扶持和促进政策。

目前仍存在少数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停运、偷排现象,使环保产业的现实市场与预期及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影响了环保产业发展。在政策方面,国家提出了许多扶持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大政策,但一直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影响了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缺乏具体的配套政策,信贷等优惠政策难于兑现。全社会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我省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国际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2005年在《全球环境保护前景展望》中指出,现代环保产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污染治理,产业开发领域日益拓展,其内涵已经延伸到防止和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和减少资源投入等新领域,并带动了多种新的产业和服务的开发和成熟。环保产业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成为强有力的国际经济新增长点,并成为许多国家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技术支撑,环保产业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逐渐向多种新技术和服务部门延伸。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受到大力的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私有和公共投资用于环境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产业发展日益呈现高科技化发展趋势。据估算全球环保产业年产值约为600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在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两方面占国际市场的8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国内环保市场需求已逐渐趋于平稳,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保产业市场重心逐渐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吸引众多发达国家环保企业竞相参与角逐和竞争。

(二)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十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2004年,全国环保产业年收入总额已突破4572.1亿元,从业单位总数11623 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59.5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长江以及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江苏、浙江、广东3 省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年收入总额均达500 亿元以上;在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工艺的开发,以及新产品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非常活跃。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自主创新,我国环保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污染治理中应用的多数技术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部分技术与当今国际水平保持同步发展。当然,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如火电厂脱硫以外国技术和设备为主,电子废物的处理处置起步较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性技术,环境监测仪器的可靠性还不能令人满意,环保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对环境保护形成有效的物质技术保障,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快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被纳入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环保产业不仅要服务于传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同时也要成为实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引领产业升级和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物质手段。

(三)我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和切实有效的重要措施。

1.发展环保产业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我省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大,资源相对短缺,在发展过程中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日趋突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保产业的发展将为缓解当前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对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增强环保综合实力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有助于真正实现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各项环保规划的实施为发展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伐的重要时期,一系列环境生态保护重要规划即将实施。到2010年全省环保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到 3%,将重点实施区域污水处理及河道整治工程、电厂脱硫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生态环保与建设工程、放射性尾矿及放射性废物(源)处理工程、环境监测预警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要求新上电厂必须脱硫,2008年前全部完成所有燃煤燃油电厂的脱硫任务;到2010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其中山区达到50%以上,全省所有的设市城市、县城镇和60%的中心镇都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要强制清洁生产,提高中水循环利用率。此外,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的建立推进了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尤其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方面的专业运营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循环经济的观念逐步深入,资源综合利用将在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获得更大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洁净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以及泛珠三角环保产业合作机制的建立,为我省环保企业进入省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商机。大市场呼唤大产业,大市场必将孕育大产业,我省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3.发展环保产业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我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逐年增加,有望使环保产业成为今后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各行业闲置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的宏伟目标,抓住实施各项环境保护规划的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为核心,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两市(广州、深圳)一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大力培育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逐步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结构及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体系,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引领产业升级和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至2010年,全省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先进,名列前茅,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重点环保技术开发和生产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在满足我省需求的同时,向省外辐射,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环保产业。

(一)总体目标

预计“十一五”期间我省环保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0年,全省环保产业年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环保产业为我省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至2010年,年收入和固定资产双超亿元的环保企业达到80-100家,2-3家环保企业成为国内同行龙头企业,一批环保企业走出国门,成为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主要任务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环保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洁净产品、环保产品种类更加齐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使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发挥出规模效应。2010年全省建立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环保服务水平和部分环保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继续培育和做强一批名优环保技术产品,缩小在重点领域环保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全国环保市场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知名度,有若干个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较多的广东环保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品牌。清洁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保产业成为引领各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保障。

3.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富有活力的环保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清洁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和推广,引导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全省清洁生产企业达到300家。依托现有的市场资源和工业基础支持优势骨干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主研发建设具有大型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的设计、生产和加工能力的生产基地。建成多个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基地,全省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建成一批废钢铁、废五金、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及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基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资源消耗。

第三章 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

一、重点领域

(一)水污染防治

在大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稳定高效除磷脱氮处理技术。在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因地制宜开发推广应用高效人工湿地、人工生态水处理技术。重点发展及推广城市生活污水厂和工业废水处理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制造,重点发展节能型曝气设备、大流量、低扬程潜水泵、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成套设备、消毒设备等。鼓励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再生回用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和推广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治理技术。

(二)大气污染防治

重点支持发展大型火电厂及大型工业锅炉烟气脱硫关键装备,如大容量耐腐耐磨渣浆泵,大型真空带式过滤脱水机及附属设备,高性能雾化喷嘴,高效除雾器,烟气换热器,脱硫DCS系统控制软件等。重点发展脱硝关键技术和装备,如选择性催化剂及其催化工艺和催化反应器及脱硝DCS系统控制软件,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大型脱硫脱硝工艺和装备国产化。因地制宜在低硫煤老火电机组大力推广应用炉内喷钙催化脱硫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袋式除尘器及电袋复合除尘器。大力发展有毒有害、恶臭、有机废气和饮食业油烟治理技术及设备。大力发展车用汽油清净剂及车用清洁汽油,扩大应用市场。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各种危险废物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建设营运好各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积极开发电子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设备。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大力推广应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加快发展适合我省省情的大中型生活垃圾炉排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机和高效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鼓励低投资、高效率、低运行费用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偏低的城镇鼓励开发应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鼓励发展餐余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大力推广高炉水淬渣、钢渣、冶炼渣、硫铁矿烧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加快发展利用化工、钢渣及有色冶炼渣生产建材产品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积极开发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和电脑集中拆解回收技术及设备。鼓励发展废塑料再生、废旧轮胎及农业废弃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废干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建设1-2个报废汽车机械化集中拆解、废旧家电和电脑回收处理生产线及废电池集中处理生产线,废轮胎回收利用生产线,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的企业集团和生态工业园区。

(四)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

重点发展河涌、湖泊的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和修复技术。鼓励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有机肥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研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及设备,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设备

大力推广应用低频、宽频带吸声材料和隔振技术,重视新型低频宽频带减振装置的研究和应用。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大力推广应用通风隔声窗,加强新型吸声、隔声、减振技术与材料及装置的开发应用。鼓励发展汽车行业新型消声器及汽车结构降噪产品;鼓励发展核和电磁辐射安全防护技术和装备。

(六)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大力推广应用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多参数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设备。积极发展各种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自动控制,以及污染源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与装置。鼓励开发市场需求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和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设备及相关。

(七)清洁生产与洁净产品

重点发展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冶金、电力等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促进区域性、行业性清洁生产行动的实施。鼓励酒店、宾馆、写字楼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节电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建立广东省清洁生产培训、咨询、审核体系,制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和热泵,大力发展洁净涂料和家具等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使用废纸制环保铅笔,在全省逐渐淘汰使用木杆铅笔。鼓励发展大型国产化风力发电设备,加快CFC替代产品、低噪声设备和各种低排放、低毒、低公害、环境友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鼓励发展柴油、重油清净剂;鼓励发展代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工业锅炉洁净燃烧技术。

(八)环境服务业

努力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和环境科技咨询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鼓励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包括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运行服务。

二、产业布局

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环境保护服务业、环保产品和洁净产品生产。东西两翼和山区市重点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培育环保服务业,在环保产业发展上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全省各地市应在原有的工业基础发展地方特色环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广州、深圳作为我省环境保护服务业的2大核心地区,建立多个环保专项技术研发中心,成为我省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地区。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抓住我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利用现有的基础,加大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一批区域性的产品生产加工中心、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好一批专业化污染集中治理的工业园区,促进环保产业协调发展。

第四章  对策与措施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制定环保产业促进政策。

各级政府按照“引导、规范、培育、监督、服务” 的职责定位,把环保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对环保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并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行业加以扶持。科学制定、严格实施有关环保规划,制定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通过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调动和促进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促进环保产业整体发展和结构升级。

二、建立健全环保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与市场管理机制。

建立统一的环保产业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监督和环保市场规范,消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健全环境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环保产业市场的垄断和恶性竞争。建立全省环境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环境工程设计、运营资质管理和环保产品标准化及质量监督管理,完善环境工程招投标制度,制定各类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产品标准等,加快对环保、清洁、节能降耗等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及标准制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环保地方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推动与协调管理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人员培训和信息、政策、法律、技术等咨询服务。由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实施行业自律和规范监督管理,加强对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诚实信用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规范环保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

三、提高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各级政府应将环保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计划,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开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财政安排的挖潜改造资金、环保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应向环保产业倾斜,引导和带动多渠道资金投入,依托行业协会及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建立环保产业孵化中心,在国内外筛选一批具备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和产品予以重点支持,组织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每年重点支持3~5个环保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和装备国产化项目,通过几年的积累,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高新技术和产品,形成一个高科技企业群,提升全省环保产业科技水平。

四、加大环保产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和处理费的价格机制、运营机制,确保地方政府预算中用于环保和环保产业的投资比例。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资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和引导多元化投资,引导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环保产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行工业进园,实现污染集中治理,提倡推广专业化运营,为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化运营创造条件。尽快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规范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市场。贯彻落实环保产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优惠政策,建立环保产业投融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运行机制。

五、培育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和引导环保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形式的联合与兼并,通过国债资助、贴息贷款资助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管理现代化、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骨干企业,争取形成2~3个国家级环保企业集团。积极引导中小型环保企业不断创新服务和经营方式,向专业型和服务型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改变环保企业整体规模小、水平低、服务不配套的现状。

六、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中的作用。

结合我省基本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在全社会各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要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大力推进节约降耗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在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引领产业升级和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物质技术手段。

七、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扩大环保技术产品的出口。

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环保技术产品的水平和质量。以推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为契机,发挥我省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拓省外、东南亚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扩大环保技术、产品出口。加快环保产业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环保出口产品由单一设备向成套化设备转化,建立出口技术、产品的统一价格体系和协调管理体系。加强国内外交流和合作,积极组织环保产业界参加国际性、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交流活动,争取引进更多的环保合作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定期举办环保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协助企业走出广东、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广东省环保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